IAEA称伊朗更改福尔多核设施离心机互连方式 伊朗否认******
当地时间2月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表示,谴责伊朗对福尔多核设施内两个离心机级联互连方式做出更改却没有进行申报的行为,这些离心机正在生产丰度为60%的浓缩铀。
据伊朗官方通讯社伊通社消息,伊朗原子能组织发言人卡迈勒万迪对此表示,格罗西的相关言论说明他没有跟进最新的消息。
卡迈勒万迪解释称,此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名检查员错误地报告说,伊朗已经对福尔多核设施铀浓缩操作程序进行了更改而没有提前申报,但该检查员在现场得到解释后,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进行沟通,目前问题已经解决。伊朗原子能组织《保障协定》办公室也已发出信函,回应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此事的问询。(总台记者 倪紫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追根溯源”:研究揭示植物水杨酸信号和合成通路的起源进化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团队揭示了绿色植物中水杨酸信号和合成通路的起源进化过程,以及陆地化过程中水杨酸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 绿色植物中水杨酸信号和合成通路的起源与进化示意图 植物激素水杨酸在植物应对陆地多种多样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植物中水杨酸合成和信号中关键蛋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以及水杨酸是否普遍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及其在陆地化过程中的作用仍有很多未知。 该团队于2017年解析了水稻根中水杨酸合成的路径,并阐明了水杨酸调控根系发育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系统地揭示了绿色植物中水杨酸合成和信号通路的起源与进化过程,同时发现基于花序分生组织异常基因(AIM1)的β氧化通路作为古老的水杨酸合成通路参与绿藻中水杨酸的合成。此外,该研究发现绿色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水杨酸对于绿色植物登陆后适应复杂的陆地土壤和高光强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该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水杨酸在植物与土壤互作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创新专项及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学术支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徐磊 记者 宋雅娟 谢芸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