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总统高度评价中企承建项目期待更多合作******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月11日电(记者石中玉)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11日在首都贝尔格莱德高度评价中国企业承建的“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高速公路项目,表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让塞尔维亚旧貌换新颜。
武契奇当天与塞尔维亚建设、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长韦西奇,以及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陈波一同视察“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工地。
武契奇在视察现场说,“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高速公路是连接贝尔格莱德和“米洛什大公”高速公路的重要交通干线,对便利人民出行、缓解中心城市交通压力、改善贝尔格莱德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武契奇对塞中两国建设者的努力表示感谢。他说,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令塞尔维亚旧貌换新颜,感谢中方的合作,期待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多成果。
陈波表示,新的一年,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中塞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企业对塞尔维亚市场充满信心,相信双方在其他领域也会有更多合作机遇。
“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高速公路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全长约7.9千米,目前接近完工。
广东“文物医生”李涛:妙手匠心让文物起死回生******
中新网广州11月21日电 题:广东“文物医生”李涛:妙手匠心让文物起死回生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在纪录片《南粤工匠》中,一件残破不全的清朝光绪年间书法名家作品,摆在了2021年“南粤工匠”称号获得者、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有机文物修复组组长李涛的“手术台”上。由于在岭南乡间民宅尘封百余年,该作品上的字迹如同断了线的珍珠散落开来。这件让很多人一看无法挽救的书法作品,在李涛手中却有了起死回生的可能。
“判断文物材质、区分病害类型、计算病害程度、绘制病害图等,通过设计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确保每一步都‘药到病除’。”确立了方案后,李涛开始了修复“手术”,棕刷、排笔、糨糊等工具轮番上阵,染、刷、推、压、刮等技法一一上场,使得原来破损的文物焕然生辉,零圭断璧重回连城之价。
纪录片《南粤工匠》11月18日在珠江频道首播,首集讲述了文物修复师李涛的匠心故事。日前,李涛在广州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李涛看来,除了本身技术要过硬,跨学科合作也是南粤工匠突破自我的体现。他说:“文物修复与保护本身就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工作,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既有生物学博士,也有化学、材料和仪器分析等领域的专家。很多修复方案制定前,需要对文物的保存情况进行鉴定,用专业设备检测文物主要构成成分,内部结构的损伤程度等,才能进一步‘对症下药’。”
李涛经常打交道的书画文物,主要是以纸张、画绢为材料的书写、印刷和绘画作品,其本体为动植物纤维类有机物质,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污染物以及氧气、酸和碱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书画文物的寿命,导致出现发黄、褪色、机械强度下降,甚至出现粉化等现象;此外,这类书画文物还是昆虫、霉菌最爱光顾的“营养基”。
因此,每一件文物艺术品进入广东省博物馆库房前,都要进行消毒杀菌。“不然,库房内其它原本‘健康’的书画文物会一起遭殃。”近年来,李涛接到的“病号”种类越来越广泛,除了狭义的古代书画外,还有地契、中外古籍、隋唐写经、圣旨诰命等。其所修复的藏品质地,也可以细分为绢本、宣纸和机械纸等许多类型。
作为古今的“摆渡人”,文物修复师要常怀敬畏之心,李涛常告诫自己:“你做过的东西,能不能经得起后人推敲,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我们经手的文物都有附带一个修复档案,详细记录了修复时间、技法、原材料等信息。”李涛希望,在有生之年,其修复过的文物依然保存完整,“那将是对我职业生涯的最大肯定”。(完)